景区定价程序-景区产品定价的步骤有哪些?
我认为景区物价高于平常物价是受客观现实影响的,就这一点来说是非常合理的。但是在规划具体价格时,要注意三个方面才会更加合理。第一是设置最高价格标准,第二是根据位置合理定制高低价格,第三是根据商品价值和纪念意义实际定价。而做到这些还有一个共同的共性就是,景区的物价标准必须要公开透明。
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旅游行业也在迅速发展。但是不少游客到景区游玩后,都会说景区的物价太高,虽然还有一部分游客表示对景区的物价定价予以理解,但是高低起伏不平的物价标准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定义,以保证商贩和游客的权利。
首先我们要说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必须要设置最高价格标准。不少景区矿泉水卖5块、10块,方便面卖20、30都是非常常见的事情,但是也不乏会出现一些黑心商贩坐地起价,利用人们的需求心理来尽可能多地获得利益。针对这种情况,有关部门必须设定食品化艺术品价格最高标准,即为每样产品设置最高定价,只要超过这个价格就是犯法。
接着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按照实际情况价格。在普通的地方摆摊的商贩,定价就不能高出平常价格太多,而在一些山顶或拐弯崎岖处的商家,他们的商品价格就可以定的稍高一些。考虑到人力物力的各种因素来定价,这样商家和顾客都会觉得合理。
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要根据商品的实际价值来定价。这个方面主要针对一些卖景区艺术品和纪念品的商户。他们往往会将一个小小的物件抬高几十倍的价格售卖,这样做只会让游客更反感。必须将产品的制作工艺和稀有程度做比较,才能定出正确的价格。
在我看来,将以上三个方面都做到完整细致以后,景区的物价标准才会更合理。
国内大部分景区的票价偏高。票价的决定权在地方政府手里,为提高票价找到的理由多是限制客流量,但很显然,高票价根本挡不住络绎不绝前去瞻仰景观的人群。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消费结构的分析表明,门票支出仅占人们旅游消费总支出的7%左右。然而参考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,国内游客在门票上的开支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高达21.92%,排在交通、购物、餐饮、住宿和文化娱乐开支的前面。没错,在门票票价上,国内游完胜出境游。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数据,在所有5A级景区中,有近一半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-200元之间,有近10%票价在200元以上,仅有12家5A景区免费对公众开放。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做过统计,发现中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门票价格相当于人均GDP的1%,而美国为0.05% ,加拿大为0.02%,韩国为0.01%,日本的占比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。算下来中国相对门票水平至少是国外的20倍。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,花25美元就可驾车在园内玩7天,徒步仅需10美元 / 视觉中国。而单从收入上看,估计大部分人掏钱买一张5A景区门票时都还得掂量一下荷包重量:2016 年,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为2801元,农村1030元。而张家界、故宫等5A景区门票价格,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2.14%到9.21%,农村的5.82%到25.04%,对于高票价和持续的涨价,不少景区显得十分理直气壮。最常见的理由便是“我们要控制人流量”。为了保护景区资源和环境,限制游客人数理所应当。但随着景区涨价一同增长的旅游人数,让这一借口显得有些站不住脚——2015年和2016年国庆假期,全国共接待的游客数分别为5.26亿和5.93亿。而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游集团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,这个国庆中秋长假国内旅游市场预计接待人数更是达到7.1亿人次,同比增长10%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