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> 旅行指南

睢县北湖-睢县北湖公园改造项目

睢县北湖-睢县北湖公园改造项目

睢县北湖景区位于河南睢县,又称凤城湖,距离商丘市区以西68公里,起源于明末李自成以水代兵,决堤黄河,距今约400年历史。2015年1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为商丘市第二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睢县北湖湖面面积近5000亩,景区位于睢县县城北,景区内历史文化遗迹众多、水上娱乐设施完善,最著名的有“春秋五霸”之一的宋襄公陵墓、宋襄公望母台、甘菊泉、桃花洞、苏轼留墨处等。2000年,北湖被河南省旅游局批准为省级旅游景区,北湖使睢县有了“中原水城”的美誉。国家体委曾于1994、1995、1996年连续三次在此成功举办了河南省青少年划船运动会、全国青年皮划艇锦标赛、全国皮划艇锦标赛,现为河南省皮划艇训练基地。睢县北湖景区于2007、2008、2009年先后成功承办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及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。睢县中原水城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国家级湿地公园(试点),建设总面积725.1公顷。

睢县的湖是怎么形成的?

据有关资料表明,睢县北湖水质洁净,湖水平均深2.2米,最深处达3.9米,它的形成有着丰富的传奇色彩。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崇祯15年,也就是1642年3月,当时震惊朝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,会同罗汝才、袁时中等三支起义军,百万人马几经血战,攻克了池深城坚的睢州城。所向披靡的李自成曾谋划乘胜北上,攻克开封后在汴建都。他便仿效秦始皇灭六国时“欲倾大树,先剪重枝”的战略,派兵拆除了睢州城墙。睢州的城墙是北宋时所建造,被李自成拆除之前,黄河五年三泛,每泛黄水时都是关闭城门,阻挡黄水泥沙淤积于城门之外,历经数年多次黄水泛滥,形成了睢州城池内低外高的地理环境。1642年9月,李自成在进攻开封时,与明军展开了生的决战,双方都想以水代兵,于是便扒了黄河。明代时期,滔滔的黄河正流经现在民权境内的故道,距睢州仅30华里,黄水狂泻南奔,淹没了李自成拆除城墙后的睢州城。从此,睢州成了一个水下是城、城上是湖的湖泊。湖面呈十分规则的长方形,古人曾形容睢县北湖是“平面无风境来磨,碧玉盘里几砂螺”。

睢县北湖的历史

 每一方湖泊的形成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原因,睢县北湖也不例外。 据资料记载,睢县北湖水质洁净,湖水平均深2.2米,最深处达3.9米,它的形成有着丰富的传奇色彩。  古时候,黄河距现在睢县县城很近,大概有15公里。古睢州的管辖面积相当大,现在的民权县境内有不少地方都是睢州的地盘。在如今的民权县黄河故道旁,就有一个叫睢州坝的村子,听说是根据当时的管辖范围所起的名字。  据资料记载,古睢州的城墙为北宋时期所建。自古以来,人们都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母亲河,五年三泛,让她的儿女们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。那时,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,每当黄河水泛滥,奔流到城门口时,州官们便采取兵来将挡、水来土掩的办法,城门紧闭,以抵御黄河水冲坏自己精心营造的家园,而黄河水冲击过后所沉淀的泥沙,便淤积在城墙之外。睢州城历经数年多次黄河水泛滥,逐渐形成了城内低城外高的地势,好似一座“地下城”,这是天灾造就北湖的主要原因。  睢州古城毁灭性消失的原因,莫过于人为因素。  让我们把历史追溯到明崇祯十五年,也就是1642年,当时震惊朝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,会同罗汝才、袁时中等3支起义军,百万人马几经血战,攻克了池深城坚的睢州城。所向披靡的李自成曾谋划乘胜北上,攻克开封后在汴建都。他便仿效秦始皇灭六国时“欲倾大树,先剪重枝”的战略,派兵拆除了睢州城墙。  1642年9月,李自成在进攻开封时,与明军展开了生决战,双方都不顾老百姓的活,以水代兵,扒了黄河的堤口,使黄河水如松开缰绳的野马,向南狂奔,一泻千里,把李自成拆除城墙后的睢州城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。  从此以后,睢州城便成了一个水下是城、城上是湖的湖泊,而当地老百姓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,造成了全城百姓无家可归。洪水冲坏了自己的家园,人们只好眼含辛酸泪,举家搬迁到城南边的一片高地上,重建自己的家园。  在国内众多的湖泊中,像睢县北湖这样呈十分规则的长方形是不多见的,那是因为湖泊的形成和地下埋藏着一座城堡有直接的关系。可以这样比喻和形容,整个北湖的面积有多大,那么睢州古城的面积就有多大。  睢县北湖的水源旺盛,即使在久旱无雨的年份从不干涸,这在国内也是十分罕见的。人们由此推断,北湖水是地下涌出的龙泉神水,这话未免神奇了些,不足为信。可信的是湖底是一座地基坚牢的城堡,让湖水不至于渗漏下去,千百年来养育着一方百姓。  古人曾用这样的诗句形容睢县北湖:“平面无风境来磨,碧玉盘里几砂螺。”而我只能用白描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感受,来到睢县北湖,感觉这里像个“小西湖”。当地的朋友为出生在这里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。隶属商丘市的睢县古称睢州,这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小城,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,使之成为“中原历史文化名城”,特别是城北那一池碧波,更给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城平添了几分秋色。当地人称:掬一捧北湖水,就流淌着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;抓一把北湖土,就能探寻出一座雄伟的古代建筑。老年人都说,天灾人祸形成了北湖

河南商丘的千年古凤城,山水美景堪比西湖,被誉为中原水城

据历史记载,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当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,会同罗汝才、袁时中,三支起义军百万人马攻克了当时的睢州城,1642年9月,李自成在攻打开封的时候,以水代兵,决堤黄河。黄河水向南奔泻,淹没了睢州城,形成了北湖。因此,北湖又被称为“水下有城,城上有湖”。

后李自成打算在开封建都,为了削弱开封周边城镇的势力,将睢州城城墙拆掉。由于当时黄河泛滥,每一次的泛滥都会带来大量的泥沙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城内低,黄河改道淹没睢州古城,古称为城内有湖,湖内有城。

睢县优越的地理环境,显示出天然的灵秀,造就出汉代饱学名士东园公,宋代父子双状元的张去华、张师德,明代抗击倭寇的爱国将领袁可立,清朝汉官理学家汤斌,现代著名诗人苏金伞,当代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任长霞等历代人杰。

河南作为 历史 文化大省,在 历史 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者迁都河南。在位于开封与商丘两座 历史 名城之间的睢县,是一座中原文化荟萃的河南省 历史 文化名城,素有“千年古城、百年州府”之称。

请点击输入描述睢县此地因靠睢水而生,也因睢水而得名,古代称之为“襄邑县、拱州、置州”。又因“凤凰城”的传说而魅力动人,使其充满神秘的色彩。

大家都知道杭州西湖,嘉兴南湖,武汉东湖,但睢县北湖却少有人知,或许这就是“天生丽质难自弃,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睢县北湖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,水面面积近5000亩,加上周围的几处湖泊,总面积有10000多亩,在全国四大名湖之中位于第三位。

睢县北湖又称“凤城湖”,起源于明末李自成以水代兵,削弱开封周边城镇的势力。由于当时黄河泛滥,每一次的泛滥都会带来大量的泥沙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城内低洼,黄河改道淹没睢州古城,古称为城内有湖,湖内有城,距今约有400年 历史 。

睢县北湖原是明代睢州旧城遗址,景区内众多的 历史 文化遗迹,最著名的有“春秋五霸”之一的宋襄公陵墓、宋襄公望母台、甘菊泉、桃花洞、苏轼留墨处等。每年春秋两季,天鹅、灰鹤、白鹭等上万只国家级重点保护水鸟在这里停留、嬉戏,有着优美怡人的自然景观,素有“豫东明珠”之美誉。

睢县北湖的水面宽阔平静,湖底平缓,水质洁净,平均水深2.2米,最大水深3.9米,水源供给充足顺畅,湖底清澈见底,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级以上标准,使得睢县有了“中原水城”的美誉。

在这里曾连续三次举办了国家级的皮划艇比赛,现为河南省皮划艇训练基地,并且先后成功承办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及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。北湖只是睢县众多景区中的一景,还有唐代无忧寺塔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圣寿寺塔、明代袁家山、清初汤斌祠和睢杞战役纪念馆等众多名胜古迹。

另外睢县是中国古代丝织的中心,襄邑县以“出产文绣”著称,在汉代设有全国仅有的两处“三服官”之一,专为皇帝和贵族、大臣们制作礼服,是古代官员服饰的重要产地。“锦绣襄邑”也由此成为“丝绸之路”和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原产地。汉代大辞赋家扬雄在《五都赋》中称赞:“锦绣襄邑,罗绮朝歌。”

在睢县像宋绣这样的民间艺术品还有鸳鸯转香壶与丝织挂毯,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麒麟舞,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二夹弦和皮影戏,都是 历史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在这座 历史 名城之中,不但有着深厚的 历史 底蕴,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观赏这些景色之时,还是需要填饱肚子的,毕竟人是铁饭是钢,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么?留言评论分享你的看法。

关注 郑游纪 ,带你领略河南的大好风光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